列位我所敬愛的兄弟姊妹,願恁平安!
「因此,我既聽見你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就為你們不住地感謝上帝。禱告的時候,常提到你們。」(弗1:15-16)
有一個禮拜天早晨,當林肯總統循例前往禮拜堂參加禮拜,牧師在講道結束時呼召說:「哪一位要去天國的,請舉手。」除了林肯之外大家都舉手。接著牧師又問:「不願進地獄的,請站起來。」林肯仍然坐在座位不動。牧師就問他說:「林肯先生,你既不去天國,也不願逃離地獄,你能告訴我究竟你要去哪裡呢?」林肯說:「我要到國會去!」結果林肯為他的國家、人民做出讓人懷念、感激、佩服的貢獻。從基督徒信仰的角度來看林肯的生平,他是曾經講了很多讓人受用無窮的屬靈銘言,可是他那種將信仰生活化的積極態度更是值得我們效法。事實上,基督信仰不只是提供我們雙眼一閉之後能享有天國的福樂,更也提醒我們在還能睜開眼睛的現實生活中,要能活得有智慧、有勇氣,活得能榮神益人。
在我們前面所讀的經文中描述保羅為以弗所教會的基督徒有「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的這兩種表現而不住的感謝上帝。簡單的說,以弗所教會的基督徒懂得用心來維繫他們與上帝的關係,用愛心來維繫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這是一個成熟的基督徒、一間成熟的基督教會所當有的體認,所當有的表現,其實也是因為有這種體認與行動而能成為成熟的基督徒、教會。我就以「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為題目來與諸位共勉,期望我們都成為能學習做一個信仰生活化的基督徒。
(一)、要信從主耶穌
從保羅對以弗所基督徒的稱讚中,首先是啟發我們要做一個「信從主耶穌」的基督徒。事實上,「信從主耶穌」是一個基督徒所當操練的一種決心,所當堅持的一種態度。如果我們只是信耶穌而卻不懂得信從主耶穌,那麼就不可能經歷到你的上帝是一位活生生的上帝。因此,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來思想「信從主耶穌」的原因與方法。
(1)、信從主耶穌是指要信賴主耶穌的引導:我們都說我們是耶穌基督的信徒,那麼什麼叫耶穌基督的信徒?所謂耶穌基督的信徒就是真心信賴耶穌基督引導的人,是因著信賴祂必然引導我一生的道路,而能在順境中有感恩,在逆境中有勇氣、有平安的人。這是我們當有的信仰,更是我們所當有的信仰生活。當以色列百姓聽到探子從迦南地回來的報告之後,所以會灰心喪膽,有兩個原因:一、是對上帝不能信賴,二、是只看現實的困難,而對上帝的能力、慈愛有所懷疑。摩西總結出他們問題的癥結就是「不信耶和華你們的上帝!」(申1:32)我們是否會如以色列百姓一樣,雖然在平時常常經歷上帝的大恩和眷顧,但是在困難來臨時卻還是心存不信呢?我們是否會如以色列百姓一樣,因著對上帝不夠信賴,而失去了從上帝所要賞賜的恩典呢?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開車到自動洗車場的經驗,我的車好像在一條輸送帶上,有一股我不能控制的力量將車向前推而開始洗車。我坐在車子裡面,有清潔泡沫和強大的水流與響聲由四面八方衝向我,可以用緊張、恐怖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幾分鐘之後忽然水完全止住了。經過一陣烘乾後,我的車子被推出洗車車道,乾淨發亮。在洗車的這段經歷中,我想到在人生的歷程中你我都不會遭遇到這種類似狂風暴雨的日子,就像車子在一條輸送帶上,受制於自己不能掌握的力量下,我稱這種緊張、恐怖的日子是「洗車的過程」。你是否正在經歷這種「洗車的過程」呢?不要讓驚慌、埋怨、嘆息繼續的佔據你的心情,吞吃了你的鬥志。要鼓勵自己學習做一個真正的信賴主引導的人吧!祂既然引領你由這端進入,也必讓你平安的到達另一端,經歷這種「洗車的過程」之後,你的人生會因此活得更乾淨、更加的亮麗。值得!真的很值得!
(2)、信從主耶穌是指要信任主耶穌的安排:我們都說我們是耶穌基督的信徒,那麼什麼叫做耶穌基督的信徒?所謂耶穌基督信徒就是信任耶穌基督安排的人,是因著信任祂所安排給我的一切環境必然對我有益,而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有勇氣、平安的人。這是我們所當有的信仰,更是我們所當有的信仰生活。有一個童話故事這樣說:有一棵小樹,生長在一棵高大的橡樹蔭下,這棵小樹非常尊敬那庇護它的樹蔭,也非常珍惜它所享受到的安靜,不久,來了一位樵夫,把橡樹砍了下去,小樹非常傷心的哭道:「啊!我的保護失去了,從此狂風會把我吹倒,大雨會把我打垮!」小樹的天使安慰它說:「不!不!太陽會直接照耀你,甘霖會直接滋潤你,你弱小的身體將長得更可愛,人們會稱讚你說:這棵小樹長得多麼快,多麼茁壯啊!」事實上,上帝有時突然安排給我們一個不如意的環境,似乎是一種殘酷,是種打擊,可是卻是上帝所安排,為的是要我們能因此活得更可愛、更茁壯的機會。我們若懂得信任上帝,則人生無論是處順境或遇逆境,都能因為有堅信「上帝能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愛上的的人得益處」的智慧,就能調整自己的心情而逐漸處之泰然。這是信從主耶穌這句話所給我們的第二個提醒:要信任主耶穌所為我們安排的環境必然對我們有益。
(3)、信從主耶穌是指要信服主耶穌的教導:我們都說我們是耶穌基督的信徒,那麼什麼叫做耶穌基督的信徒?所謂耶穌基督信徒就是信服主耶穌的教導的人,是因著信服祂所說的允許,而能在順境中有感恩,在逆境中有勇氣、有平安的人。這是我們所當有的信仰,更是我們所當有的信仰生活,這就像是一個教練對一個運動員說:「只要你不逾越我所規定的紀律,按時操練,我就能把你訓練成為一名傑出的運動員。」人生任何一面的成功,都是基於對專家的信服,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主耶穌就是生命的專家,你我品格的更新、心靈的滿足和平安全然來自對祂所說的話語的信服,進而成為肯有所為、也肯有所不為的基督徒,我們要學習做一個信服耶穌教導的人,這是信從主耶穌這句話所給我們的第三個提醒。
我們既然是耶穌基督的信徒,就當信賴、信任、信服主耶穌,才能獲得更乾淨、更喜樂的智慧與毅力,我們應當以能做一個「信從主耶穌」的信徒而自許自勉。
(二)、要親愛眾聖徒
我們除了要立志做一個「信從主耶穌」的信徒之外,我們也要學習做一個能夠「親愛眾聖徒」的基督徒。事實上,一個基督徒必先「信從主耶穌」,然後才能「親愛眾聖徒」。信從主耶穌是親愛眾聖徒的動力,也是必然的結果。反之,親愛眾聖徒則是信從主耶穌的證據和表現。我們將從三方面來思想「親愛眾聖徒」的原因和方法:
(1)、親愛眾聖徒的愛是一種沒有選擇對象的愛:彼得曾勸勉基督徒說:「萬物的結局近了,……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4:7-8) 當彼得說了「最要緊的是……」是表明基督徒之間的相處的重要性。在現今的教會或團契有一種現象:有選擇性的「親愛聖徒」似乎比較容易,普遍,要做到「親愛『眾』聖徒」就不簡單了。有些新人到教會中、團契,不久就離開了,是有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感受不到弟兄姊妹的愛。我沒有任何要指責只願意關懷某些人的基督徒的意思,但是我們必須要提醒諸位務必要學習去突破這種「小圈圈」的模式,擴展你所關懷的對象,讓那些你所不認識的人有機會進入你我的圈圈,也成為你可以談得來的人。在我們每次禮拜結束前我們都有一段彼此歡迎、問安、祝福的行平安禮的時間,千萬不要誤以為這段時間是屬世的社交應酬,其實這正是我們學習「親愛『眾』聖徒」的起點,從彼此認識開始,我們當學習活出這種「親愛『眾』聖徒」的愛。
(2)、親愛眾聖徒的愛是一種要清楚表達出來的愛:聖經上說:「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裏面,愛祂的心在我們裏面得以完全了。」(約壹4:12) 事實上,我們所要學習「親愛眾聖徒」的愛是人們可以感覺出來的、可以看得出來的愛,是一種可以清清楚楚可以表達出來的愛。就如當你看見行動緩慢年長的基督徒,就當真誠的顯出對他的尊重與體恤,開車回家時順道或主動送他一程;當你看見基督徒在物質上有所缺乏不只是為他禱告,更要實際的伸出援手幫助他;當你看到基督徒灰心頹喪時,就要安慰、鼓勵他;當你知道有基督徒生病住院時,就當探望關懷他;當你看到基督徒軟弱跌倒時,就要用溫柔的心規勸輔導他。事實上,我們所要學習、所要實踐的「親愛眾聖徒」的愛不是一種紙上作業的愛,而是一種可以清清楚楚表達出來的愛,是一種有具體行動的愛,我們當學習活出這種「親愛眾聖徒」的愛。
(3)親愛眾聖徒的愛是一種要彼此尊重體諒的愛:教會是由一群不同背景、觀念、性情、喜好的人所組成的團體,因此,當我們說要建立一個彼此相愛的教會時,就要懂得彼此的尊重、體諒、了解,否則這種愛不但對人無益,有時候反而會帶來傷害。曾經有一對好朋友去吃宵夜,其中一位覺得某種小菜十分可口,堅持要朋友也嚐一嚐,偏偏他朋友非常不喜歡,堅持不受,他認為自己一片好心,朋友不領情,未免太不夠意思,朋友則覺得他強人所難,莫名其妙。就這樣,兩人一言不和打了起來,最後弄得不歡而散。事實上,在人際關係中有很多的誤會與爭執幾乎都是來自類似這種缺乏彼此尊重、體諒的智慧所致。我們所要學習、所要實踐的「親愛眾聖徒」的愛不是一種「只要我認為對的就是唯一的對」的模式的愛,而是一種從彼此尊重、體諒為基礎的愛,我們應當學習活出這種「親愛眾聖徒」的愛。
親愛眾聖徒,這是我們每一個基督徒所當活出的見證,我們應當彼此鼓勵、互相提醒努力的使我們的教會、團契、主日果真成為彼此相愛的團契,讓我們在這個團體中學習付出愛心,也讓我們在這個團體中享受愛心,我們應當立志能做一個「親愛眾聖徒」的基督徒而自許自勉。
有一位七、八十歲高齡的老先生完成體檢之後,醫生要求他在六個月後回來複檢,這位老先生聽後,搖搖頭說:「醫生,那時候我恐怕不在了。」醫生微笑著,用一種保證的口吻說:「放心,你還可以活好幾年呢!」老先生皺著眉頭,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說,我可能會到南部去,每年我都到南部過年。」這雖然是一個誤會所造成的笑話,但卻使我們嚴肅的想到:我明天、下個月、乃至於明年還會在嗎?如果不在了,我將如何整理自己呢?如果還在,我將做一個什麼樣的基督徒呢?
做一個「信從主耶穌,親愛眾信徒」的基督徒,做一個享受信仰、分享信仰的基督徒,這是我們所當有的決心,也是我們所當有的見證。
以弗所書是保羅先生寫給以弗所教會的基督徒,保羅在以弗所逗留的時間相當長,大約有三年久的時間,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鍾愛,在他臨別前往耶路撒冷城時對著教會長老所說的一席話中可見一斑(徒20:16-38)。離開大約5年後,保羅寫一張書信給以弗所教會的基督徒,他提起「我既聽見你們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就為你們不住地感謝上帝。禱告的時候,常提到你們。」來表達他內心的歡喜。和列位敬愛的兄弟姊妹共同在教會生活37年久,我也很期待,當我離開以後,也能夠嚐到保羅這種的歡喜,就是能夠常常聽到鼓山教會的兄弟姊妹有「信從主耶穌,親愛眾聖徒」這兩種表現,可建立成熟的基督徒和成熟的鼓山教會的歡喜,願上帝賜福大家。